两岸物流业优势存在差异性 合作发展是大势所趋

 新闻资讯     |      2018-09-06 12:35
        两岸物流业优势存在差异性,有较强的互补性,互补合作空间很大。大陆物流业可以通过合作来提升物流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台湾地区物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来扩展服务市场范围,提高竞争力。优势互补是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出发点,合作发展是两岸物流业的大势所趋。
 
        关键词:海峡两岸;物流;物流业合作 
        一、引言 
        1997年两岸船舶试点直航,结束了两岸半个世纪不直接往来的局面。2008年“大三通”的实现,更是为两岸的交往掀开了新的篇章。 
        随着两岸经贸规模持续扩展,两岸间物流市场需求也快速增加。物流业是涉及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等多行业的一种复合型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两岸物流是协调、整合和优化两岸经贸发展要素的一个重要途径,是两岸经贸有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多
 
        近几年,大陆随着物流的逐步深入开展,面临许多新问题,如需要整合资源、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台湾物流业起步早,较早涉及理论研究,物流业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具有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但面临着开拓市场的需求。如果两岸物流合作,台湾可以扩大内需市场,大陆可以吸收台湾的国际管理及营销经验,两岸物流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仓储、信息传送及人力等成本,提高整体的物流绩效,使两岸物流更具有国际竞争力。两岸物流业相互依托,紧密合作,就能开创共赢的新局面,才能满足两岸经贸规模持续扩展的需要。两岸物流业合作发展是两岸物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大陆物流业及物流信息化发展分析 
        (一)大陆物流业发展状况 
        大陆物流业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形成的。改革开放之前,大陆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都是按照国家统一计划进行控制,企业在物流过程中没有自主经营的空间,物资不可能按市场规律流动,经济领域也就不会出现物流业。1978年后,随着经济的改革和市场的开放,大陆开始发展物流业。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大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企业产权关系日益明晰,生产、流通等企业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大陆开始出现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大多数物流企业是由原运输企业、仓储企业、商业企业或工业企业等改造而来,它们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逐步掌握物流运作规律并进行组织管理。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加上信息化的推动,大陆物流业也逐步走向国际化与全球化。持
 
        进入21世纪后,大陆物流业迅速发展,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对2009年大陆物流业发展状况的数据进行整理、归纳,见图1所示。 
        物流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物流企业格局发生变化,形成多种形式的物流企业群体,主要是传统单一的多家各功能物流企业包括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货代企业进行重组优化,从而快速转型为现代物流企业,实现服务延伸;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流程改造并实施服务外包;迅速成长一批新型的现代物流企业。物流技术设备更新换代,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为进一步加快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湾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大陆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物流业也在所难免。出现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为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大陆政府于2009年陆续出台了钢铁、纺织、轻工业等十大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位列其中。《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对于物流业自身平稳快速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业
 
        但是,大陆物流业的总体水平还不高,主要问题是:物流企业追求“全”的现象十分普遍,即追求“大而全”或“小而全”的物流运作模式,同时存在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两种问题;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尚未建立布局合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由于存在行业垄断和地方封锁现象,使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全程运作也无法实现,造成物流市场较为混乱;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物流技术、人才和标准化还不能适应物流业发展。外
 
        (二)大陆物流信息化建设进展 
        大陆物流信息化建设是从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I)应用起步。航运界实施EDI起步比较早,1989年中远集团在中美航线上开始货运舱单EDI通信的试点工作,后来逐步向其他航线推广。1995年,交通部组织实施了“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际集装箱运输EDI系统及示范工程”,其目标是在1997年以前在“四点一线”(上海、天津、青岛、宁波4个口岸和中远集团)建成具有互联性和分局管理功能的EDI服务中心,实现国际集装箱运输单证的电子数据交换,以后逐步延伸,最终形成覆盖大陆主要外贸口岸与集装箱多式联运网络相配套的电子信息传输和运行系统。1996年,在大陆外经贸部领导下,成立“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心”,2000年更名为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组建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继续提供国际贸易EDI服务。中国电信公用电子数据交换业务网(CHINAEDI)是大陆最早建立的面向社会各行业的公用EDI网络。由13个EDI节点组成,提供信箱总容量为3万个。在全国3个大城市设立了EDI服务中心,为用户提供单证开发、技术培训、系统集成服务,可作为专用EDI网的公共转接和交换中心。自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大陆物流信息化正在向多方面扩展渗透。大陆物流EDI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后,走向更加便利化、综合化。中国电子口岸是海关总署、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12个部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将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建设了“金关”在
      EDI系统。该系统将向企业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网上服务,联网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使口岸业务更方便、更快捷,从而提高贸易效率,降低贸易成本,方便合法企业进出,并有效防范和打击走私违法活动。题
         台湾地区物流业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虚拟作业模式中水平和垂直的整合,带动国际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其中,荣储货运与东源物流就是成功的例子。 
        荣储货运主要经营路线货运,创建于1954年。经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由一个新台币17万元、货车10辆起家,发展为目前资本总额为49.7亿新台币,货运车辆3000多辆,员工人数4000多人,区内据点数161处,年营业额高达45亿新台币的新型现代物流企业,是台湾地区目前最大的物流公司,具有较强大的陆、空货运能力。8
 
        荣储业务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功不可没。信息技术手段帮助荣储扩大了原来的服务空间。荣储货运不仅经营原来的路线货运,还扩大经营其他三大服务体系:快速宅配、常温和低温作业,成为全方位的物流供应者。荣储的物流信息技术平台以IBM津
      AS/400计算机作为基础,包括ERP、CRM(客户关系管理)与KM(知识管理)三大信息系统和建设呼叫中心。信息技术平台使荣储的服务效率显著提高,尤其在下单与货物追踪两项业务方面。在下单方面,由原来客户通过电话或传真下单,发展为现在只需要通过“跨平台数据传输系统”,就可以下单,快捷方便,可以让客户进行资料连接与信息共享。在货物追踪方面,对于荣储员工来说可以通过内部网络掌握货物的流向动态,对于客户来说,不论身在何处,只要在荣储网站首页上输入托运单号码,就可以迅速查询货物的流向动态。荣储还利用CA公司的子公司“组合建致国际公司”的“MK-TPL第三方物流资讯系统”,建立国际物流管理系统。这套系统不仅能通过为客户提供增值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更可以通过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点,实现仓储作业标准化,从而降低资源消耗和管理成本,其全方位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助荣储走向国际舞台。索
 
        东源物流比老资格的荣储货运,算是“小字辈”,但是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它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家公司是台湾地区最早成立的专业物流公司,创建于1975年。由新力、声宝、王冠电器等公司共同投资1000万新台币创立,最初主要经营为股东配送家电产品服务。到上世纪70年代末,台湾地区推动自由化经济政策,恰逢欧美家电产品大量进入台湾地区,使台湾地区物流配送市场激剧增加,东源抓住时机,提供仓储、货贷、配送等综合经营业务,适时成功转型为第三方物流公司。目前资本总额为4.4亿元新台币,员工人数300多人,区内共有17个物流中心,仓库面积8.7万坪,货运车辆300多辆。高
 
        东源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其提供的四大服务体系:仓储、共同配送、宅配及搬运中,仓储最需要依赖信息技术支持。对于仓储来说,无论是收受单据与发票,还是货物盘点或货物追踪等各个环节,均需要通过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和电子订货系统,从而方便、快捷、精准进行单据收受作业操作,同时厂商也能够随时掌握库存情况,以利于了解产品销售状况,正确调整行销决策。为
 
        为了推动台湾地区物流业的信息技术应用,台湾“经济部商业司”在2003年推出了一个“全球商业链整合及物流运筹e计划”,该计划主要是辅导物流运筹服务业发展协同共用平台、强化企业间电子化能力,推动物流运筹业者与国际物流运筹商业接轨,提升运筹服务能力,掌握全球市场行销,达到企业国际化与全球运筹的理想目标。台湾地区大约有500多家物流企业参加这个计划的辅导。物
 
        四、海峡两岸物流业合作现状分析 
        优势互补是两岸物流业合作的出发点。台湾地区物流业起步较早,为世界航运发达地区,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资金雄厚。例如,台湾地区在集装箱运输方面,在集装箱装卸、分拨和物流配送等方面具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此外,台湾地区物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高新物流技术普遍应用于家电、家具、金属加工、农产品流通加工等领域的物流运作中。大陆物流业的优势在于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增长迅速,同时土地成本、场地租金成本相对低廉。作
 
        两岸物流业发展在自然资源、劳动力成本、物流技术等方面不尽相同,优势迥然各异。两岸物流业发展比较见表2所示。 
        虽然两岸物流业优势存在差异性,但是有较强的互补性,互补合作空间很大。大陆物流业可以通过合作来提升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台湾地区物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来扩展服务市场范围,提高竞争力。市
 
        2008年“大三通”实施后,仅两岸海上直航,每年即可减少运输时间11万小时,降低运输费用1亿多美元,航运企业节省运输成本约15% 
      至30%。“大三通”使两岸物流效率明显提升,给两岸企业和民众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目前两岸每年约有480万人次的人员往来,1200多亿美元的货物贸易,数万家台资企业在大陆经营。“大三通”为两岸经贸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对两岸物流业合作发展具有推进作用。配
 
        两岸物流业合作将以互利共赢为原则,沿着以下两条思路发展:首先,发展基于优势互补基础上的两岸物流业合作模式;其次,在技术层面上实现统一标准,实现两岸物流各环节的对接。就是要在实现物流信息化与标准化的基础上,发展物流商务模式创新,从而创造新的利润源泉,实现长效合作与创新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