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分论坛上正式发布

 新闻资讯     |      2018-09-15 12:57
      9月9日上午,《2018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报告》在第十三届两岸经贸合作与发展论坛之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分论坛上正式发布,这也是商务部在第20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发布的权威政策信息报告之一。
 
  2010年,两岸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ECFA”),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了合作深化、互利共赢的新阶段。冷链物流作为海峡两岸产业合作的先期合作产业之一,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的民间牵头单位、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院长李锦莹表示,在商务部和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下组织编写的《2018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报告》,是一本推动两岸在冷链物流产业方面实现经验交流、技术互通、管理互补、市场共享、标准共建和品牌共创的重要手册。  
 
  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院长李锦莹发布《2018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报告》
 
  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从2011年正式开启,经过近7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点到面,迅速成长。商务部台港澳司副巡视员、海峡两岸经贸交流协会副会长曹凤威在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分论坛上表示,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取得显著成效,天津、武汉、北京、厦门、昆山等五个试点城市主动对接两岸产业资源,实施了64个合作项目,既推动了了大陆冷链物流和相关食品加工、餐饮等产业的发展,也为台湾同胞分享大陆机遇,参与大陆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
 
  而对于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如何实现突破,参加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分论坛的专家业者也有着自己的期待。
 
  从互补性合作到融合性发展
 
  “过去,两岸冷链物流产业是互补性合作,现在,要进一步走向融合性发展。”台湾冷链协会荣誉理事长郭儒家说,台湾的技术和管理与大陆的市场和资源优势互补,这样的发展路径同样适用于7年前刚刚起步的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台湾的冷链物流从20多年前开始萌芽发展,至今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已趋平稳,在系统管理与科技应用上发展完备,两岸冷链物流借助ECFA的推动下深化产业合作,实现共赢,取得了巨大成功。 
 
  台湾冷链协会荣誉理事长郭儒家接受海峡之声采访
 
  郭儒家理事长坦言,7年前,“冷链物流是什么?”还是他在与大陆一些地方政府、企业合作时,时常被问到的问题;7年间,在大陆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的大背景下,大陆的冷链物流产业技术和管理思维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接下来就要融合、融入,在互信的基础上,两岸产业携手合作,一起赚世界的钱!”郭儒家理事长笑谈。
 
  在本届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分论坛上,将有多家涉及冷库建设、运输平台建设以及金融平台开发等领域的两岸企业签约合作,共同打造海峡两岸智慧冷链服务平台。郭儒家理事长表示,这不仅是投洽会平台产生的带动作用,更是两岸携手在冷链物流领域实现思维更新、产品创新、流程改善、转型升级的新起点,“我们希望将海西作为向内陆延伸发展的平台,通过优质的合作项目,真正实现两岸冷链物流产业的融合性发展。”  
 
  构建虚实整合的商业模式
 
  “现在都是打‘团体仗’了,一家企业签约落地,一定会带动整个供应链、产业链的落地。”中华两岸企业联合发展总会总会长黄淑霞这次带领20家台湾企业来参加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分论坛,就是希望能促成两岸企业的合作发展。  
 
  在台湾经营旅游业近30年,经验的积累让黄淑霞总会长深感,通过构建虚实整合的商业模式,才能拓展合作发展的空间。“我从事的旅游业是服务业,现在希望结合有机蔬果种植,实现产业的虚实整合。”黄淑霞总会长说,冷链物流在农业+旅游业的商业模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蔬果保鲜、运送旅客货品,冷链物流都是不可或缺的通路。“相信可以借助此次两岸冷链物流产业合作分论坛,与产业链相关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共谋发展。”